当前位置: 水工环地质

环境地质学

作者: 徐恒力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分类:水工环地质分库

关键词:环境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

开本:787mm×1092mm 1/16开页数:266

ISBN:9787116061538-1-00560出版日期:2009-09

浏览量:

定价:24.00元优惠价:0元




温馨提示:电子书不支持退换货,购买后仅支持在线阅读!
  • 内容简介
  • 累计评论
  • 成交记录

内容提要,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由绪论、总论和分论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环境地质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主题和本教材的学科定位。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地质环境的概念、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的界定;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的科学理论依据及主要途径等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论部分就我国常见的12类地质环境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内容包括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及危害、形成的原因、发生的地质学机理,以及防范、治理的技术措施等。,本书可作为环境地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等与地质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教师和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一、环境地质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主题
三、环境地质学的学科定位
总论———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环境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
一、广义的环境概念
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
第二节 地质环境的概念
一、地质环境的定义
二、地质环境的实体系统
第三节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
一、地质环境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二、地质环境是开放系统
三、地质环境是有层次的
四、地质环境是不断演化的
五、地质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第四节 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
一、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
二、地质环境系统的结构
第二章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关于系统演化的若干基本概念
一、演化与变化
二、宏观与微观
三、稳定与平衡
四、输入、响应、输出
五、涨落
第二节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
一、输入与响应的关系
二、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
第三节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内在机理
一、地质环境系统的自组织
二、地质环境系统如何从稳定走向失稳
第四节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几个阶段
一、稳定阶段
二、失稳阶段
三、稳定态重建阶段
第三章 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
第一节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地质属性的分类
一、地质环境问题的定义
二、从地质属性的角度对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
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概念
一、地质灾害的概念
二、区分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的必要性
第三节 地质环境问题的环境地质学分类
一、地质环境问题的环境地质学分类方案
二、分类方案的说明
第四节 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的联系
一、在同一地区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可以同时发生
二、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可相互影响
三、地质灾害发生前都有一个短暂的渐进性变化过程
第五节 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途径
一、概述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两个基本途径
第六节 我国地质环境问题多发的原因
一、新构造运动活跃
二、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三、特殊的气候条件
四、人口过多、资源不足
分论———若干地质环境问题的论述
第一章 地震
第一节 地震的概念
一、地震和地震波
二、地震的要素
第二节 我国地震的分布、危害及特点
一、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二、地震的危害
三、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第三节 地震的形成机理及发生原因
一、地震形成的机理
二、地震发生的原因
第四节 地震震级、烈度及地震效应
一、地震震级
二、地震烈度
三、地震效应
第五节 地震的活动特点与地震防范
一、地震活动的特点
二、地震的预报
三、地震灾害的防范
第二章 崩塌
第一节 崩塌的概念与分类
一、崩塌的概念
二、崩塌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崩塌的现状与危害
一、我国崩塌分布现状
二、崩塌的主要危害
第三节 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一、崩塌的形成条件
二、崩塌的形成机理
第四节 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
一、地质历史分析法
二、数理分析法
第五节 崩塌的防治
一、防治原则
二、崩塌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
第三章 滑坡
第一节 滑坡概述
一、滑坡的定义
二、滑坡的形态
第二节 滑坡各形态要素的特征及滑坡的分类
一、滑坡各形态要素的发育特征
二、滑坡的分类
第三节 我国滑坡灾害的概况
第四节 滑坡的成因机理
一、斜坡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滑坡的力学成因
三、产生滑坡的主要因素
四、滑坡体运动的几个阶段
第五节 滑坡稳定性分析
一、滑坡稳定性评价
二、滑坡的预报
第六节 滑坡的防治
一、防治原则
二、防治措施
第四章 泥石流
第一节 泥石流的定义及分类
一、泥石流的定义
二、泥石流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泥石流发育区的分布及危害
一、我国泥石流发育区的分布概况
二、泥石流的危害
第三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一、泥石流形成的内部条件
二、泥石流形成的外部条件
第四节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
一、泥石流的空间预测
二、泥石流的时间预报
三、泥石流基本特征值的确定
第五节 泥石流的成灾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一、泥石流的成灾机理
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第五章 地面塌陷
第一节 地面塌陷的概述
第二节 我国地面塌陷分布的特点
一、我国地面塌陷的分布
二、地面塌陷的危害
第三节 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一、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
二、地面塌陷发生的机理
第四节 地面塌陷的防治
一、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
二、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的防治
第六章 地面沉降
第一节 地面沉降概述
一、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沉降
二、地面加载引起的地面沉降
三、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第二节 我国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及危害
一、我国地面沉降的分布
二、地面沉降的危害
第三节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
一、饱水多孔介质含水层的失水压密原理
二、开采条件下油、气储层压密固结原理
第四节 不同类型岩土失水压密特点
一、砂砾质含水层失水压密特点
二、黏性土的失水压密特点
第五节 地面沉降的时空特征
一、地面沉降的变形形式
二、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地面形变的作用
第六节 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防治
一、地面沉降的监测
二、地面沉降的防治
第七章 海水入侵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一、海水入侵的定义
二、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海水入侵的原因
一、海平面上升
二、陆地地下水水头下降
三、其他原因
第四节 海水入侵的形成机理
一、稳定分界面的静力平衡模式
二、稳定分界面的动水压力平衡模式
三、实际工作中咸淡水分界面的判别
第五节 海水入侵的防治
一、地下水系统软结构的调整
二、地下水系统硬结构的改变
第八章 地下水污染
第一节 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发展现状
一、污染现象普遍
二、污染程度发展较快
三、污染组分复杂
四、污染原因多样化
五、污染造成的后果严重
第三节 地下水的污染物及污染源
一、污染物的种类
二、污染源的种类
三、污染源的分布状态
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途径
一、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二、地下水污染途径
第五节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
一、污染物迁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效应
二、地下水动力作用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第六节 地下水污染的预测
一、污染物锋面推进距离的判断
二、污染物对水源地影响的预测
第七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
一、概述
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措施
三、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措施
第九章 水土流失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概念
一、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区别
二、水土流失是坡地系统失稳的过程
第二节 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
一、分布广泛
二、危害严重
第三节 水土流失的形成过程
一、产流过程
二、侵蚀过程
三、搬运过程
第四节 水土流失的发育条件
一、外界作用
二、内部结构
第五节 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一、水土流失的ETA 及其层次结构
二、水土流失的空间尺度效应
第六节 水土流失的防治
一、农业技术措施
二、生态措施
三、工程措施
第十章 土壤盐渍化
第一节 土壤盐渍化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
二、分布区域广
三、危害严重
第三节 土壤盐渍化的机理
一、形成条件
二、包气带与外部环境间的盐分交换
三、盐渍土形成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土壤盐渍化的分级
一、土壤盐渍化的分级依据
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分级标准
三、盐化土与碱化土
第五节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
一、减少土壤盐分的输入
二、增强土壤盐分的排出
三、改善包气带岩性结构
四、其他措施
第十一章 荒漠化
第一节 荒漠与荒漠化的概念
一、荒漠的概念
二、荒漠化
第二节 荒漠化的成因与类型
一、荒漠化的成因
二、荒漠化的类型
第三节 我国荒漠化的发展现状
一、分布范围广泛
二、发展速度快
三、危害严重
第四节 荒漠化形成的地质学机理
一、风力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二、风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风蚀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一、防治风蚀荒漠化的基本原则
二、风蚀荒漠化的主要防治措施
第十二章 湿地退化
第一节 湿地与湿地退化的概念
一、湿地的概念
二、湿地的分类
三、湿地退化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湿地退化的现状
一、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二、湿地生物量降低
三、湿地水量减少
四、湿地水质恶化
五、湿地土壤污染严重
第三节 湿地退化的原因
一、导致湿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二、导致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第四节 湿地退化的地质学机理
一、河流、湖泊的沼泽化
二、海滨沼泽化
三、沼泽的陆地化
第五节 湿地的保护
一、湿地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湿地保护的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显示更多

暂无评论
评论内容:
提交取消
开始评论
购买用户 商品名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 相关图书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四版)

作者:张倬元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489

¥49.80

岩土工程检测基础

作者:郭铁峰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50

¥4.20

Engineering Geology

作者:Shang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页数:134

¥30.00

土力学计算及工程应用

作者:主编,熊晓云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219

¥26.0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302094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29号
×

自然资源图书馆 企业服务试用申请

×

联系我们

平台承办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台负责单位: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维护电话:(010)21743566-8028

网站维护邮箱:zdsmcpyf@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8号院恒泰广场-A座

如果您发现网站有内容不能阅读或者其他错误,请通过上述网站维护邮箱或电话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对我部网站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