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工环地质

陕西省宝鸡地区地质灾害综合研究

作者: 吴树仁,王涛,石菊松,辛鹏,张春山,韩金良,石玲,徐刚,李滨...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分类:地质灾害防治

关键词:地质灾害,研究,宝鸡

开本:787×1092 1/16开页数:331

ISBN:9787116099074_11出版日期:2016-08

浏览量:

定价:128.00元优惠价:38.4元




温馨提示:电子书不支持退换货,购买后仅支持在线阅读!
  • 内容简介
  • 累计评论
  • 成交记录

本书以陕西省宝鸡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综合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作为示范基地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宝鸡地区区域地质孕灾背景、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时空分布规律;集成分析了宝鸡地区地质灾害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诱发条件,深入解析了典型地质灾害的形成与演化机理,重点包括宝鸡北坡大型滑坡形成演化机理、多级旋转滑坡机理和对滑式黄土滑坡机理,归纳提炼了8类典型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完成宝鸡地区3个层次和多个尺度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估区划;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基础上,研究并协助政府部门完成宝鸡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及其下辖12区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灾减灾预案和161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方案;研究建立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预警相结合的信息系统,研究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宝鸡市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本书以长达7年的第一手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研究进展编写而成,相关研究成果可供从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风险区划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0.1 宝鸡地区概述
0.2 前期工作与研究进展
0.2.1 已往区域地质工作
0.2.2 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
0.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思路
0.3.2 技术路线
0.4 主要成果和认识
0.5 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
0.6 致谢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工程地质条件
1.1 气候与水文
1.1.1 宝鸡地区气象特征概述
1.1.2 宝鸡地区水文特征概述
1.2 新构造与活动断裂
1.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1.2.2 新构造运动
1.2.3 活动断裂
1.3 地形地貌
1.3.1 黄土台塬区(I)
1.3.2 黄土丘陵区(Ⅱ)
1.3.3 黄土盆地区(Ⅲ)
1.3.4 基岩山地区(Ⅳ)
1.3.5 河谷区(V)
1.4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1.4.1 地层建造特征概述
1.4.2 工程地质岩组
1.4.2.1 坚硬块状岩组(侵入岩和变质岩)
1.4.2.2 坚硬厚层状岩组(夹碎屑岩或变质岩类)
1.4.2.3 软硬相间中厚层状碎屑岩类
1.4.2.4 软弱薄层状岩组(泥岩、砂泥岩互层和薄层状变质岩)
1.4.2.5 冲洪积黏土、砂卵砾石层
1.4.2.6 黄土
1.4.3 主要斜坡结构
第2章 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特征
2.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2.1.1 地质灾害基本类型
2.1.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2.1 总体特征概述
2.1.2.2 滑坡发育特征
2.1.2.3 崩塌发育特征
2.1.2.4 泥石流发育特征
2.1.2.5 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2.1.3 宝鸡市极端地质灾害事件分析
2.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2.2.1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概述
2.2.2 滑坡分布特征
2.2.3 崩塌分布特征
2.2.4 泥石流分布特征
2.2.5 不稳定斜坡分布特征
2.3 区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2.3.1 以基岩山区地貌为主的区县
2.3.1.1 凤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1.2 太白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2 以黄土丘陵地貌为主的区县
2.3.2.1 千阳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2.2 麟游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 具有复合型地貌特征的区县
2.3.3.1 陇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2 陈仓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3 金台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4 渭滨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5 凤翔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6 岐山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7 扶风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3.3.8 眉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概述
2.4 小结
第3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
3.1 区域地质背景与构造地貌演化
3.1.1 地质背景与构造地貌分区
3.1.2 渭河河谷演化对滑坡的控制作用
3.2 地质构造的影响
3.3 地形地貌的影响
3.3.1 地貌类型的控制作用
3.3.2 地形因素控滑的定量描述
3.4 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的影响
3.4.1 工程地质岩组的影响
3.4.2 区域易滑地层特征
3.5 斜坡结构类型的影响
3.6 覆被与土地利用的影响
3.7 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
3.7.1 降雨
3.7.2 地下水
3.7.3 水文地质单元的控制作用
3.7.4 河流与冲沟的侵蚀作用
3.8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的诱发作用
3.8.1 新构造运动
3.8.2 地震
3.9 人类工程活动的诱发作用
3.9.1 工程切坡
3.9.2 交通建设
3.9.3 矿山开采
3.9.4 城市垃圾的堆放
3.10 小结
第4章 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演化机理与斜坡破坏模式
4.1 渭河北岸大型滑坡形成演化机理研究
4.1.1 北坡斜坡带地形地貌特征及演化
4.1.2 北坡带斜坡结构与工程岩组
4.1.2.1 北坡带斜坡沉积结构特征与水文环境
4.1.2.2 斜坡岩组的工程地质性质
4.1.2.3 斜坡断裂结构其对大型滑坡的影响
4.1.3 北坡带深层大型滑坡特征及形成机理
4.1.3.1 北坡带典型滑坡特征及其演化
4.1.3.2 典型滑动带的结构特征与微观变形
4.1.3.3 典型滑坡形成机理
4.2 历史强震对区域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探讨
4.2.1 区域活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背景
4.2.2 近远场关键历史强震的筛选
4.2.2.1 强震诱发滑坡的最大震中距离
4.2.2.2 大型滑坡的优势坡向反分析
4.2.3 历史地震诱发滑坡位移及危险性反演评估
4.2.3.1 斜坡静态安全系数
4.2.3.2 斜坡临界加速度
4.2.3.3 地震动Arias强度
4.2.3.4 地震作用下斜坡累积滑动位移
4.2.4 历史地震诱发效应比较
4.2.5 历史强震对群发大型滑坡诱发效应的评述
4.3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形成演化机理研究
4.3.1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形成地质环境
4.3.1.1 滑坡地形地貌条件
4.3.1.2 滑坡地层岩性和斜坡结构类型
4.3.1.3 地质构造的影响
4.3.1.4 地下水作用
4.3.2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基本类型及特征
4.3.2.1 超深层多级旋转-平移坡基滑坡
4.3.2.2 深层多级旋转坡体滑坡
4.3.3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变形过程及力学机制
4.3.3.1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变形过程
4.3.3.2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力学机制
4.3.4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演化模式分析
4.3.4.1 扩展式旋转滑坡
4.3.4.2 渐灭式旋转滑坡
4.3.4.3 复合式旋转滑坡
4.3.5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4.3.5.1 计算分析方法
4.3.5.2 典型实例分析
4.4 对滑式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4.4.1 对滑式黄土滑坡发育基本特征
4.4.2 宝鸡地区典型对滑式黄土滑坡
4.4.2.1 千阳县城关镇堡子梁黄土滑坡群
4.4.2.2 陇县景家沟两侧黄土滑坡群
4.4.2.3 金台区长寿沟刘家泉—朱院滑坡群
4.4.3 对滑式黄土滑坡形成的诱发机理分析
4.4.3.1 对滑式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4.4.3.2 对滑式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4.4.3.3 小结
4.5 典型崩塌灾害与危岩体研究
4.5.1 崩塌灾害概况
4.5.2 黄土崩塌灾害
4.5.2.1 倾倒式黄土崩塌
4.5.2.2 坐落式崩塌
4.5.3 岩质崩塌灾害
4.5.3.1 弯折倾倒式崩塌
4.5.3.2 坠落式崩塌
4.5.4 崩塌灾害形成模式
4.6 典型泥石流灾害研究
4.6.1 宝鸡泥石流活动历史
4.6.2 泥石流的类型
4.6.3 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4.6.4 典型泥石流灾害
4.6.4.1 贾村镇泥石流
4.6.4.2 磨沟泥石流
4.6.4.3 太白县兴隆村庙沟金矿潜在泥石流
4.6.4.4 凤县矿山潜在泥石流
4.7 典型斜坡变形及失稳模式研究
4.7.1 滑坡失稳模式
4.7.1.1 多级旋转型滑坡
4.7.1.2 旋转-平移式滑坡
4.7.1.3 平移式滑坡
4.7.1.4 折线型滑坡
4.7.1.5 浅表层滑坡
4.7.2 崩塌失稳模式
4.7.2.1 废窑黄土边坡崩塌
4.7.2.2 弯折倾倒式岩质崩塌
4.7.3 新近堆积黄土泥流的形成演化模式
4.8 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5.1 宝鸡市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5.1.1 易发性评估与计算
5.1.1.1 信息量模型简介
5.1.1.2 参数选择
5.1.1.3 易发性计算
5.1.1.4 易发性评估与区划
5.1.2 危险性评估
5.1.2.1 模型与计算参数选取
5.1.2.2 危险性计算
5.1.2.3 危险性区划
5.1.3 风险评估
5.1.3.1 计算方法
5.1.3.2 风险评估与区划
5.2 陵塬塬边地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5.2.1 危险性评估
5.2.1.1 数据与分析方法
5.2.1.2 定性分析
5.2.1.3 计算分析与结果
5.2.2 风险评估
5.2.2.1 承载体识别与易损性分析
5.2.2.2 风险评估结果
5.3 长寿沟流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5.3.1 易发性评估与计算
5.3.1.1 长寿沟滑坡发育基本特征
5.3.1.2 易发性计算
5.3.2 危险性评估
5.3.3 风险评估
5.4 市区北坡重点地段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5.4.1 危险性评估
5.4.1.1 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5.4.1.2 数据与模型
5.4.1.3 计算参数与过程
5.4.1.4 计算结果
5.4.2 风险评估
5.5 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系统研发
6.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完善
6.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体系的建设
6.2.1 监测设备
6.2.2 降雨监测
6.2.2.1 降雨过程
6.2.2.2 姚花沟村二组崩塌
6.2.2.3 姚花沟村一组崩塌
6.2.3 重大滑坡专业监测
6.2.3.1 李家下滑坡监测
6.2.3.2 簸箕庄滑坡监测
6.2.3.3 夏呀河滑坡监测
6.2.3.4 金顶寺滑坡监测
6.2.3.5 簸箕山滑坡监测
6.3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6.3.1 降雨与滑坡活动的关系
6.3.1.1 历史降雨资料分析
6.3.1.2 崩滑流活动历史
6.3.2 临界降雨量
6.4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研发
6.4.1 系统设计与开发
6.4.1.1 开发平台与关键技术
6.4.1.2 引用标准及规定
6.4.1.3 系统结构与组成
6.4.1.4 主要功能与特色
6.4.2 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建设
6.4.2.1 系统数据
6.4.2.2 数据库标准
6.4.2.3 属性数据库设计建设
6.4.2.4 空间数据建设
6.4.3 系统功能模块及实现
6.4.3.1 三维地理信息模块
6.4.3.2 地质灾害模块
6.4.3.3 群测群防
6.4.3.4 动态监测
6.4.3.5 气象预警
6.4.3.6 字典管理
6.4.3.7 系统管理
6.4.3.8 专业级风险评估模型
6.4.4 系统测试
6.5 小结
第7章 宝鸡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
7.1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7.1.1 地质灾害现状
7.1.2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7.1.3 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7.2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7.2.1 指导思想
7.2.2 规划原则
7.2.3 规划目标
7.3 宝鸡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7.3.1 宝鸡市地质灾害风险分区
7.3.2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7.4 主要任务及工作部署
7.4.1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
7.4.2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
7.4.3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7.4.4 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体系建设
7.5 保障措施
7.6 小结
参考文献
显示更多

暂无评论
评论内容:
提交取消
开始评论
购买用户 商品名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 相关图书

公路膨胀土处治理论与实践

作者:刘大军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850×1168 1/32开  页数:180

¥22.00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作者:吴永立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960 1/16开  页数:237

¥40.00

降雨型滑坡预报的理论、方法及...

作者:李长江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82

¥38.00

北京地质灾害

作者: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383

¥116.0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302094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29号
×

自然资源图书馆 企业服务试用申请

×

联系我们

平台承办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台负责单位: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维护电话:(010)21743566-8028

网站维护邮箱:zdsmcpyf@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8号院恒泰广场-A座

如果您发现网站有内容不能阅读或者其他错误,请通过上述网站维护邮箱或电话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对我部网站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