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工环地质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

作者: 刘传正,温铭生,刘艳辉,刘秋强,吕杰堂,郑勇,罗显刚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分类:地质灾害防治

关键词:地震地区,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研究,汶川县

开本:787×1092 1/16开页数:418

ISBN:9787116102699_11出版日期:2017-03

浏览量:

定价:80.00元优惠价:24元




温馨提示:电子书不支持退换货,购买后仅支持在线阅读!
  • 内容简介
  • 累计评论
  • 成交记录

本书以2008年汶川地震前降雨引发、汶川地震引发和地震后降雨引发共3个时段的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整合集成了汶川地震区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62个县(市、区)的调查监测研究资料,根据地质灾害区域“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风险度”和“危害度”等“五度”评价理论体系,按震前、震时、震后3个时段综合研究了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发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研究了5个重大地质灾害案例成因机理,深化了强烈地震区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的认识,对于提高防治决策的针对性,推动建立防灾减灾文化等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及灾害风险管理、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政府机构管理人员和高等学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工作基础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评价体系
1.6.1 基本问题
1.6.2 基本概念
1.6.3 评价体系
1.6.3.1 地质灾害“发育度”
1.6.3.2 地质灾害“潜势度”
1.6.3.3 地质灾害“危险度”
1.6.3.4 地质灾害“风险度”
1.6.3.5 地质灾害“危害度”
1.6.4 评价区划
1.7 研究工作量
1.7.1 工作量简介
1.7.2 质量评述
1.8 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
2.1 气候条件
2.1.1 1951~2011年区域平均降水量的年变化
2.1.2 1951~2011年总体平均降水量距平
2.1.3 地震时(2008年)降水量距平插值
2.1.4 地震前(2008年以前)降水量距平插值
2.1.5 地震后(2008年以后)降水量距平插值
2.1.6 地震前后年均降水量插值分析
2.2 地表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区域地质构造
2.6 断裂活动性
2.7 资源状况
2.7.1 土地资源
2.7.2 水资源
2.7.3 生物资源
2.7.4 旅游资源
2.7.5 矿产资源
2.8 社会人文
第3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1 宏观地震灾害特征
3.1.1 地震烈度分布
3.1.2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3.1.3 地震造成的土地损害
3.1.4 地震引发的水电工程破坏
3.1.5 地震引发的公路桥梁破坏
3.2 地震区地质灾害的宏观分布
3.2.1 概述
3.2.2 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2.2.1 基本特点
3.2.2.2 区域分布特征 
3.2.3 典型案例
3.2.3.1 宝(鸡)成(都)线徽县车站山体崩塌灾害
3.2.3.2 甘肃武山县城关镇邓家堡村滑坡险情
3.2.3.3 甘肃武都区山体开裂崩塌与滑坡灾害
3.2.3.4 甘肃文县崩塌、滑坡碎屑流 
3.2.3.5 四川安县雎水镇—高川乡公路崩塌  
3.3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研究
3.3.1 不同时段区域地质灾害编录与规律分析
3.3.1.1 数据来源
3.3.1.2 三时段地质灾害编录
3.3.1.3 地质灾害时空变化规律
3.3.1.4 重大地质灾害筛选与编录
3.3.2 地质灾害“发育度”评价模型
3.3.2.1 评价模型
3.3.2.2 评价单元
3.3.3 62个县(市、区)震前地质灾害发育度
3.3.3.1 震前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3.3.2 震前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3.3.3 震前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3.3.4 震前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3.4 62个县(市、区)震时地质灾害发育度评价
3.3.4.1 震时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3.4.2 震时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3.4.3 震时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3.4.4 震时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3.5 62个县(市、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度评价
3.3.5.1 震后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3.5.2 震后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3.5.3 震后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3.5.4 震后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3.6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综合发育度评价
3.3.6.1 综合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3.6.2 综合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3.6.3 综合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3.6.4 综合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4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评价
3.4.1 11个县(市、区)震前地质灾害“发育度”
3.4.1.1 震前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4.1.2 震前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4.1.3 震前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4.1.4 震前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4.2 11个县(市、区)震时发育度评价
3.4.2.1 震时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4.2.2 震时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4.2.3 震时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4.2.4 震时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4.3 11个县(市、区)震后发育度评价
3.4.3.1 震后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4.3.2 震后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4.3.3 震后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4.3.4 震后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4.4 11个县(市、区)综合发育度评价
3.4.4.1 综合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
3.4.4.2 综合地质灾害高发育区
3.4.4.3 综合地质灾害中发育区
3.4.4.4 综合地质灾害低发育区
3.5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对比分析
3.5.1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
3.5.2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分布
3.5.3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分布
3.6 地震与地质灾害相关性研究
3.6.1 基本认识
3.6.2 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临界加速度 
3.6.2.1 强震台站分布
3.6.2.2 地震加速度分布与地质灾害的对应性
3.6.2.3 地震滑坡与峰值加速度对比分析
3.6.2.4 典型地点地震引发滑坡的临界加速度分析
3.6.2.5 初步结论
3.7 地震波特性与斜坡的变形破坏
3.7.1 汶川地震引发大型滑坡特征分析
3.7.1.1 大型滑坡数据搜集
3.7.1.2 边坡坡度特征
3.7.1.3 岩体结构特征
3.7.1.4 滑坡滑动滞后性特征
3.7.2 地震波频率和峰值特性对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
3.7.2.1 同频率不同峰值加速度余弦波对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
3.7.2.2 同峰值加速度不同频率余弦波对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
3.7.2.3 同峰值应力不同频率余弦波对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
3.7.3 卧龙台站地震波频谱特性对边坡变形破坏范围的影响
3.7.3.1 卧龙台站地震波的选取
3.7.3.2 计算条件设置
3.7.3.3 A点监测数据频谱分析
3.7.3.4 边坡变形破坏的时频分析
3.7.4 大型滑坡与地震波参数的相关性
3.7.4.1 地震台站和大型滑坡数据选取
3.7.4.2 汶川地震震中区大型滑坡分布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
3.7.5 东河口滑坡和唐家山滑坡变形破坏的频率特性
3.7.5.1 东河口滑坡变形破坏的地震波频率特征分析
3.7.5.2 唐家山滑坡变形破坏的地震波频率特征分析
3.7.6 地震波特性与地形特征的综合分析
3.7.7 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潜势度研究
4.1 地质环境因子体系
4.1.1地形数据提取
4.1.1.1 坡度
4.1.1.2 坡向
4.1.1.3 高程
4.1.2 地质数据提取
4.1.2.1 岩性
4.1.2.2 工程地质岩组
4.1.2.3 水文地质类型
4.1.2.4 断裂构造
4.1.2.5 地貌类型
4.1.3 地震数据提取
4.1.4 其他数据提取
4.1.4.1 年均降雨量
4.1.4.2 植被覆盖类型
4.1.4.3 水系
4.1.4.4 道路
4.2 地质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2.1 灾害与坡度相关性对比
4.2.2 灾害与坡向相关性对比
4.2.3 灾害与高程相关性对比
4.2.4 灾害与地震烈度相关性
4.2.5 灾害与地貌类型相关性
4.2.6 灾害与岩性相关性
4.2.7 灾害与工程地质岩组相关性
4.2.8 灾害与水文地质类型相关性
4.2.9 灾害与年均降雨量相关性
4.2.10 灾害与植被覆盖类型相关性
4.2.11 灾害与断裂密度相关性
4.2.12 灾害与水系密度相关性
4.2.13 灾害与道路密度相关性
4.3 “潜势度”评价模型
4.3.1 因子选取及赋值
4.3.2 权重确定
4.3.3 影响因子CF值叠加计算
4.3.4 某影响因子CF值的贡献计算
4.3.5 计算各因子权重
4.4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4.1 62个县(市、区)震前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4.2 62个县(市、区)震后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4.3 62个县(市、区)综合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5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5.1 11个县(市、区)震前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5.2 11个县(市、区)震后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5.3 11个县(市、区)综合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4.6 不同时段区域地质灾害潜势度对比分析
4.6.1 62个县(市、区)不同时段地质灾害潜势度
4.6.2 11个县(市、区)不同时段地质灾害潜势度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度研究
5.1 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模型
5.2 地质灾害引发因子
5.2.1 地震
5.2.2 降雨
5.2.3 人类工程活动
5.3 62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3.1 震前地质灾害潜势度
5.3.2 汶川地震引发因子
5.3.3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3.4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实况校验
5.4 11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4.1 11个县(市、区)震前地质灾害潜势度
5.4.2 汶川地震引发因子
5.4.3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4.4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实况校验
5.5 62个县(市、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5.1综合(现状)地质灾害潜势度
5.5.2 降雨引发因子
5.5.3 年度汛期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5.4 日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5.5 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实况校验
5.6 11个县(市、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6.1 11个县(市、区)综合(现状)地质灾害潜势度
5.6.2 降雨引发因子
5.6.3 年度汛期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6.4 日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5.6.5 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实况校验
5.7 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危险度对比分析
5.7.1 62个县(市、区)不同引发因素下的地质灾害危险度
5.7.2 11个县(市、区)不同引发因素下的地质灾害危险度
5.8 地震前后临界降雨判据对比分析
5.8.1 地震前后统计样本筛选
5.8.2 地震前后临界降雨判据对比
5.8.3 震后临界降雨判据模型
第6章 地质灾害风险度研究
6.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6.1.1 国外研究概况
6.1.2 国内研究概况
6.2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易损度评价
6.2.1 地质灾害易损度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6.2.1.1 指标确定
6.2.1.2 指标释义
6.2.2 多因子核算承灾体价值的62个县(市、区)易损度评价
6.2.2.1 人口因子易损度分析
6.2.2.2 物质财产因子易损度分析
6.2.2.3 综合易损度评价
6.3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6.3.1 62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6.3.2 62个县(市、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6.3.2.1 年度汛期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以2013年汛期为例)
6.3.2.2 日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以2013年7月9日为例)
6.4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6.4.1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分析
6.4.2 11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6.4.3 年度汛期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6.4.4 日尺度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6.5 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风险度对比分析
6.5.1 62个县(市、区)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风险度
6.5.2 11个县(市、区)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风险度
6.6 地质灾害危害度评价研究
6.6.1 危害度(灾度)的定义
6.6.2 危害度(灾度)的模型和修正后模型
6.6.2.1 危害度基本模型
6.6.2.2 修正后的危害度模型
6.6.3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灾度评估及分析
6.7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6.8 单沟泥石流风险度评价
6.8.1 危险度模型的建立
6.8.2 泥石流危险因子等级划分及赋值
6.8.3 汶川震区六大泥石流沟的危险度研究
6.8.4 汶川震区六大泥石流沟的风险度评价
6.9 小结
第7章 重大地质灾害案例研究
7.1 地质灾害成因类型
7.1.1 基本认识
7.1.2 汶川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类型
7.1.3 案例简介
7.1.3.1 北川唐家山滑坡堰塞坝
7.1.3.2 安县大光包滑坡
7.2 四川都江堰五里坡滑坡研究
7.2.1 概述
7.2.2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7.2.3 滑坡基本特征
7.2.3.1 地形地貌
7.2.3.2 滑坡变形特征
7.2.3.3 地层结构
7.2.4 滑动速度估算
7.2.5 成因机制
7.2.5.1 地形地质成因
7.2.5.2 人类工程活动
7.2.5.3 持续强降雨
7.2.6 滑坡成生条件反演分析
7.2.7 滑坡模式概化
7.2.8 结论
7.3 甘肃舟曲锁儿头滑坡研究
7.3.1 引言
7.3.2 自然地理条件
7.3.2.1 滑坡交通位置
7.3.2.2 区域气象水文特征
7.3.2.3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7.3.3 滑坡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和滑床特征
7.3.4 滑坡水文地质特征
7.3.4.1 滑体中的含水层
7.3.4.2 滑体中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7.3.5 滑坡变形复活迹象
7.3.5.1 整体缓慢蠕滑变形迹象
7.3.5.2 局部剧变变形迹象
7.3.6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7.3.6.1 构造挤压形成破碎带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
7.3.6.2 断陷地堑形成地表水汇集区利于滑坡形成
7.3.6.3 地表水文与地震推动滑坡演化发展
7.3.6.4 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滑坡变形
7.3.7 滑坡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7.3.7.2 滑坡中部变形破坏分析
7.3.7.3 滑坡下部变形破坏分析
7.3.8 断层侧限条件下滑体稳定性分析
7.3.8.1 断层侧限条件
7.3.8.2 稳定性计算方案
7.3.8.3 计算参数选取
7.3.8.4 计算结果及分析
7.3.9 主要认识
7.4 四川青川东河口滑坡成因与运动模式研究
7.4.1 概述
7.4.2 地质环境
7.4.2.1 自然地理
7.4.2.2 地形地貌
7.4.2.3 地层岩性
7.4.2.4 地质构造
7.4.3 滑坡基本特征
7.4.3.1 滑源区
7.4.3.2 滑移区
7.4.3.3 飞行抛射区
7.4.3.4 碎屑堆积区
7.4.3.5 块石堆积区
7.4.4 成因机制分析
7.4.5 东河口滑坡数值分析
7.4.5.1 三维地质模型
7.4.5.2 数值模拟计算
7.4.5.3 计算结果
7.4.6 滑坡动态监测
7.4.6.1 雨量计监测数据
7.4.6.2 地下水位监测
7.4.6.3 渗压计监测数据
7.4.6.4 固定测斜仪监测数据
7.4.6.5 多点位移计监测
7.4.7 基本认识
7.5 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研究
7.5.1 舟曲“8·8”山洪泥石流灾害基本特征
7.5.2 三眼峪山洪泥石流
7.5.2.1 “8·8”三眼峪山洪泥石流特点
7.5.2.2 流域地质环境
7.5.2.3 山洪泥石流灾害史
7.5.2.4 防治工程状况
7.5.2.5 “8·8”三眼峪山洪泥石流运动特征
7.5.3 罗家峪山洪泥石流
7.5.3.1 罗家峪山洪泥石流基本特征
7.5.3.2 “8·8”罗家峪山洪泥石流运动特征
7.5.4 “8·8”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
7.5.4.1 地形地貌因素
7.5.4.2 地质构造因素
7.5.4.3 历史地震影响
7.5.4.4 区域气象水文背景
7.5.4.5 “8·8”灾害事件局地极端降雨特征
7.5.4.6 山洪泥石流作用自身特征
7.5.4.7 地质环境认知问题
7.5.5 “8·8”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
7.5.6 结论与建议
7.5.6.1 基本结论
7.5.6.2 防灾建议
7.6 四川绵竹文家沟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7.6.1 引言 
7.6.2 文家沟滑坡地质特征
7.6.3 文家沟泥石流基本特征
7.6.4 文家沟泥石流活动特点
7.6.4.1 初次治理工程实施前阶段
7.6.4.2 初次治理工程及其破坏阶段
7.6.4.3 二次实施防治工程及其效果检验
7.6.4.4 文家沟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的体积问题
7.6.5 文家沟泥石流成因模式分析
7.6.5.1 成因模式定性分析
7.6.5.2 造沟模式渗流机理分析  
7.6.6 文家沟泥石流防治成效
7.6.6.1 治理工程概况
7.6.6.2 工程治理后泥石流特征
7.6.7 结论和对策
7.6.7.1 基本结论
7.6.7.2 几点对策
第8章 地质灾害决策支撑服务系统研发
8.1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8.1.1 系统开发工具与软硬件运行环境
8.1.2 系统总体架构
8.1.3 主要功能模块
8.1.3.1 主界面
8.1.3.2 震区概况模块
8.1.3.3 专题显示模块
8.1.3.4 信息查询模块
8.1.3.5 信息统计模块
8.1.3.6 空间查询模块
8.1.3.7 重点关注模块
8.2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8.2.1 系统总体架构
8.2.2 主要功能模块
8.2.2.1 主界面
8.2.2.2 数据导入模块
8.2.2.3 信息查询
8.2.2.4 模型计算模块
8.2.2.5 会商修正模块
8.2.2.6 产品制作模块
8.2.2.7 预警发布模块
8.3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8.3.1 系统总体架构
8.3.2 主要功能模块
8.3.2.1 日期设置模块
8.3.2.2 专题显示模块
8.3.2.3 模型计算模块
8.3.2.4 信息查询模块
8.3.2.5 空间查询模块
8.3.2.6 产品制作
8.4 系统开发小结
第9章 主要成果及进一步问题
9.1 主要成果
9.2 进一步问题
参考文献及资料
显示更多

暂无评论
评论内容:
提交取消
开始评论
购买用户 商品名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 相关图书

公路膨胀土处治理论与实践

作者:刘大军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850×1168 1/32开  页数:180

¥22.00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作者:吴永立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960 1/16开  页数:237

¥40.00

降雨型滑坡预报的理论、方法及...

作者:李长江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82

¥38.00

北京地质灾害

作者: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383

¥116.0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302094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29号
×

自然资源图书馆 企业服务试用申请

×

联系我们

平台承办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台负责单位: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维护电话:(010)21743566-8028

网站维护邮箱:zdsmcpyf@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8号院恒泰广场-A座

如果您发现网站有内容不能阅读或者其他错误,请通过上述网站维护邮箱或电话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对我部网站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