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础地质

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

作者: 李勇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分类:固体地球物理学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研究

开本:787×1092 1/16开页数:148

ISBN:9787116050132出版日期:2006-10

浏览量:

定价:35.00元优惠价:10.5元




温馨提示:电子书不支持退换货,购买后仅支持在线阅读!
  • 内容简介
  • 累计评论
  • 成交记录

青藏高原东缘的松潘-甘孜造山带、龙门山冲断带与前陆盆地是青藏高原东缘独特的地域单元,不仅是研究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动力学的典型地区,而且是验证青藏高原是以地壳加厚还是左旋挤出方式来吸收印-亚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向北挤入作用的关键部位;同时也是研究长江上游地区气候、水系和生态环境变迁与高原隆升的关键地区。区域地质上,该区自西北向东南由松潘-甘孜造山带、龙门山冲断带、前陆盆地、前陆隆起带等四个构造单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系统;地貌上,自西向东可分为四个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地貌区、龙门山高山地貌区、山前冲积平原区和四川盆地东部隆起区。,本书以大陆动力学为主线,采用了宇宙核素热年代学、裂变径迹热年代学、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河流下切速率、地壳均衡模拟技术、弹性模拟技术等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开展了青藏高原东缘造山带和前陆盆地耦合关系,隆升作用与剥蚀作用,剥蚀作用与沉积作用、活动构造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不仅可为青藏高原东缘造山带成山模式的甄别提供约束条件,而且可以为青藏高原边缘山脉晚新生代隆升与剥蚀耦合模式的研究提供范例,也可为青藏高原及东缘地区环境变化和水土流失研究及预测提供重要理论基础,进而为印-亚碰撞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本书可供从事地质、地理、环境等工作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地理、环境等专业学生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质特征
一、松潘-甘孜造山带(主体)
二、龙门山冲断带
三、龙门山前陆盆地
第二节 地貌与水系特征
一、地貌特征
二、水系特征
第二章 沉积盆地:大陆动力学过程的沉积响应
第一节 龙门山前陆盆地动力学
一、龙门山逆冲-走滑作用与沉积盆地动力学模拟
二、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成盆作用与青藏高原大陆碰撞作用的耦合关系
第二节 晚新生代龙门山走滑挤压作用的沉积响应
一、晚新生代成都盆地的充填序列
二、龙门山挤压作用的沉积响应
三、龙门山走滑作用的沉积响应
第三节 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方向的反转及其沉积标志
一、晚新生代龙门山志滑作用及运动方向的标定
二、中生代-早新生代龙门山走滑作用及运动方向的标定
三、中新生代龙门山走滑方向反转时间的标定
四、中新主代龙门山走滑方向反转的动力学机制讨论
第三章 活动构造: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地貌响应
第一节 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
一、地震活动特点
二、岷山断块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三、龙门山构造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四、蒲江-新津断裂
第二节 龙门山主干活动断裂的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对比与分析
一、龙门山主要活动断裂走滑速率与逆冲速率的定量计算
二、龙门山主干活动断裂的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对比
三、讨论
第四章 物源体系:大陆动力学过程的水系响应
第一节 物源分析
一、碎屑成分
二、重矿物分析
三、常量元素分析
第二节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东缘水系演化与变迁
一、晚新生代青衣江的演化与变迁
二、晚新生代岷江的演化与变迁
第五章 河流阶地:河流下切速率与表面隆升速率的对比
第一节 岷江阶地系列与年代测定
一、岷江源头(贡嘎岭-松潘)段的阶地
二、松潘-汶川段岷江阶地
三、汶川-都江堰段岷江阶地
四、都江堰-成都段岷江阶地
第二节 晚新生代岷江的下蚀速率
第三节 岷江下蚀速率与龙门山表面隆升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第四节 晚新生代龙门山隆升的起始时间的初步标定
一、基于岷江下蚀速率和最大下蚀深度推测的龙门山隆升的起始时间
二、基于成都盆地岷江最古老冲积扇沉积物推测的龙门山隆升的时间
第五节 青藏高原东缘河流下蚀速率、表面隆升速率对龙门山成山机制的约束
一、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对龙门山成山机制的约束
二、青藏高原东缘河流下蚀速率对龙门山成山机制的约束
三、青藏高原东缘表面隆升速率对龙门山成山机制的约束
第六章 数字地貌:表面隆升与剥蚀速率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东缘数字高程地形剖面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东缘的河流下切深度和速率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缘河流下切速率与表面隆升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第七章 剥蚀过程:来自裂变径迹的证据
第一节 原理和方法
一、蚀源区剥蚀速率的计算方法
二、沉积盆地剥蚀速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样品的分析结果
第三节 剥蚀速率的计算
一、川西高原的剥蚀速率的计算
二、龙门山的剥蚀速率的计算
三、四川盆地的剥蚀速率的计算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第八章 剥蚀-沉积体系:剥蚀量与沉积通量的定量对比分析
第一节 现代岷江流域水系特征
第二节 晚新生代成都盆地的沉积通量
一、残留的沉积通量计算
二、潜在的沉积通量计算
第三节 岷江上游流域晚新生代剥蚀速率与剥蚀量
一、根据输沙量计算的岷江上游流域的短周期剥蚀速率和剥蚀量
二、根据岷江下蚀速率计算的岷江上游流域中周期剥蚀速率与剥蚀量
三、根据裂变径迹测定结果计算的岷江上游流域长周期剥蚀速率与剥蚀量
四、根据数字高程模型计算的岷江上游流域长周期剥蚀速率与剥蚀量
五、根据宇宙核素计算的岷江上游流域的中周期剥蚀速率与剥蚀量
六、岷江上游流域剥蚀速率和剥蚀量的对比与分析
第四节 晚新生代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剥蚀量的对比与分析
第九章 均衡重力异常:地壳隆升与表面隆升的对比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貌单元与均衡重力异常之间的耦合关系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东缘的均衡重力异常的Airy均衡解释
第三节 龙门山正均衡重力异常及其反演模拟结果
第十章 剥蚀卸载:弹性挠曲模拟与龙门山成山模式分析
第一节 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剥蚀厚度的定量计算
一、青藏高原东缘的数字高程模式及其对龙门山剥蚀厚度的约束
二、裂变径迹测定对龙门山长周期剥蚀厚度和剥蚀速率的约束
三、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龙门山剥蚀卸载作用的弹性挠曲模拟及其对龙门山成山机制的约束
一、模拟参数的确定
二、挠曲模型的确定
三、弹性挠曲模拟的结果
结语
Continental Dynamics and Geological Responses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参考文献
图版
显示更多

暂无评论
评论内容:
提交取消
开始评论
购买用户 商品名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 相关图书

三清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

作者:赵汀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00

¥30.00

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陈洪德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889×1194 1/16开  页数:400

¥180.00

胶东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关...

作者:严育通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20

¥25.00

地质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作者:汪安佑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56

¥28.0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302094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29号
×

自然资源图书馆 企业服务试用申请

×

联系我们

平台承办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台负责单位: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维护电话:(010)21743566-8028

网站维护邮箱:zdsmcpyf@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8号院恒泰广场-A座

如果您发现网站有内容不能阅读或者其他错误,请通过上述网站维护邮箱或电话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对我部网站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