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础地质

非常规能源流体地质学

作者: 许浩,张君峰,陶树,李松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分类:地球物理

关键词:地质学,教材

开本:787×1092 1/16开页数:139

ISBN:9787116098527_11出版日期:2016-08

浏览量:

定价:48.00元优惠价:14.4元




温馨提示:电子书不支持退换货,购买后仅支持在线阅读!
  • 内容简介
  • 累计评论
  • 成交记录

本书围绕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密切相关的流体这一核心,旨在阐明沉积盆地中流体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首先介绍了流体类型和水文地质基础,重点阐述了地下水的形成与起源、赋存状态、分类及补给、排泄与径流;其次,剖析了流体活动的温压场、驱动因素、运聚机制及流体地质作用,详细分析了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形成机制、流体输导体系构成、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及流体活动效应;然后系统介绍了流体示踪技术;最后对流体模拟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介绍。,本书可作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非常规能源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石油地质领域的科研与生产单位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流体类型及其作用
一、盆地流体类型及特征
(一)表生渗入流体
(二)自生流体
(三)深部流体
二、流体地质作用
第二节 流体地质学主要研究进展
一、盆地流体驱动机制与流动样式
二、异常压力的形成机制
三、盆地流体流动输导体系
四、非常规油气聚集理论
五、盆地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
六、盆地流体示踪技术
(一)有机地球化学示踪
(二)无机地球化学方法示踪
(三)地层水化学示踪
(四)流体包裹体示踪
(五)地球物理识别方法
七、盆地流体模拟技术
第三节 非常规能源流体地质学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二章 水文地质基础
第一节 地下水形成与起源
一、沉积成因水
二、渗入成因水
三、凝结成因水
四、深成水
第二节 地下水赋存状态
一、气态水
二、结合水
(一)吸着水
(二)薄膜水
三、液态水
(一)毛细水
(二)重力水
四、固态水
第三节 地下水分类
一、含水层、隔水层和弱透水层
二、潜水
三、承压水
四、上层滞水
第四节 地下水补给、排泄与径流
一、地下水的补给
1.大气降水的补给
2.地表水的补给
3.凝结水的补给
4.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二、地下水的排泄
1.泉
2.泄流
3.蒸发
三、地下水的径流
第三章 流体温度场与压力场
第一节 温度场热源及形成机制
一、盆地内的热源
(一)地幔热
(二)地壳中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
(三)其他热源
二、温度场的形成机制
(一)热传导型地温场
(二)热对流型地温场
1.增温型
2.冷却型
(三)热辐射对地温场的影响
第二节 温度场表征及影响因素
一、温度场的特征参数
(一)地温和地温梯度
(二)大地热流
二、温度场的影响因素
(一)大地构造性质
(二)基底起伏
(三)岩浆活动
(四)岩性
(五)断层
(六)地下水活动
(七)烃类聚集
三、中国现今温度场特征
第三节 压力概念与分类
一、压力基本概念
二、地层压力划分
三、异常压力分布特征
第四节 异常压力形成机制
一、异常高压成因
(一)不均衡压实
(二)有机质生烃
(三)水热增压
(四)成岩作用
(五)构造挤压
(六)流体流动
二、异常低压成因
(一)抬升-剥蚀反弹成因
(二)温度降低
(三)不稳定组分的水化作用
(四)地下水流动
(五)渗透作用
(六)轻烃扩散
(七)承压水面下移
第四章 流体驱动因素与运聚机制
第一节 流体驱动因素与流动样式
一、流体的驱动因素
(一)压力型驱动
(二)热力型驱动
二、流体的流动样式
(一)压实和超压驱动样式
(二)构造应力驱动样式
(三)重力和地形驱动样式
第二节 流体输导体系
一、流体输导通道类型
(一)具孔渗性的岩层
(二)不整合面
1.不整合面的结构特征
2.不整合面与油气运移
(三)裂隙(缝)
(四)断层
1.断层的通道性与封闭性
2.断层带的结构和流体运移
3.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地质作用
二、输导体系及优势运移通道
(一)砂体-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系统
(二)砂体-断层组成的输导系统
(三)不整合面-断层组成的输导系统
(四)砂体-断层-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系统
三、优势运移通道
第三节 流体聚集机制与过程
一、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一)浮力-水动力机制
(二)渗透力-扩散力机制
二、油气聚集的过程
(一)充注过程
(二)混合过程
(三)富集过程
第五章 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
第一节 非常规油气概念与类型
一、非常规油气基本概念
二、非常规油气主要类型及分类
(一)非常规油气类型
1.致密砂岩气
2.致密油
3.页岩气
4.页岩油
5.煤层气
6.碳酸盐岩缝洞油气
7.火山岩储层油气
8.变质岩储层油气
9.重油和沥青
10.油页岩
11.天然气水合物
(二)非常规油气分类
第二节 非常规油气聚集
一、非常规油气聚集特征
(一)分布特征
(二)储集特征
(三)源储配置
(四)聚集单元
(五)运移方式
(六)聚集作用
(七)渗流特征
(八)流体特征
(九)资源特征
(十)技术方法
二、非常规油气运聚机制
1.运聚动力和阻力
2.聚集机制
第六章 流体地质作用
第一节 流体活动效应与流体地质作用类型
一、流体活动效应
二、流体地质作用类型
(一)流体自身作用
(二)流体-流体作用
1.分馏作用
2.生物降解作用
3.混合作用
(三)流体-岩石作用
1.溶解作用
2.吸附作用
3.延缓及抑制作用
第二节 流体-岩石作用
一、陆相湖盆流-岩反应的成岩系列
二、次生孔隙成因与成岩流体
1.有机酸和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作用
2.不整合面下地表水淋滤作用
3.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产生的有机酸的溶解作用
4.地层水热循环对流产生的溶解作用
5.断裂带地层水和地表水混合对流引起的溶解作用
三、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作用
第三节 热液作用
一、热液成因
二、热液对碳酸盐岩作用
(一)热液白云岩化
(二)白云岩热液重结晶作用
(三)热液溶蚀作用
三、热液对碎屑岩作用
四、热液对煤层作用
第七章 流体示踪技术
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示踪
一、流体包裹体的形成
二、油气包裹体的分类
(一)按碳氢化合物物理相态的分类
1.液烃包裹体
2.含沥青液烃包裹体
3.气液烃包裹体
4.含沥青气液烃包裹体
5.气烃包裹体
(二)按成岩矿物世代分类
(三)按油气成分和成熟度分类
1.重(稠)油包裹体
2.中质油包裹体
3.轻质油包裹体
4.凝析油气包裹体
5.湿气包裹体
6.干气包裹体
三、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本前提
四、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
(一)油气包裹体岩相学
1.油气包裹体光薄片的制备
2.包裹体显微镜观察
(二)油气包裹体显微荧光观察
(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
(四)流体包裹体盐度测定
(五)流体包裹体气液比测定
(六)油气包裹体组成测定
第二节 地层水化学示踪
一、地层水化学成分
二、地层水中的同位素
(一)流体活动特征分析
(二)地层水成因与演化分析
(三)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四)古流体温度及盐度分析
第三节 有机地球化学示踪
一、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示踪石油初次运移
(一)确定生油岩排油深度和时期
(二)分析排烃效率、排烃机理
二、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二次运移
(一)油-源对比参数
1.微量元素
2.生物标志化合物
3.稳定碳同位素
4.C15+正构烷烃
5.芳香族化合物
(二)气-源对比参数
1.气态烃比值法
2.天然气中各种同位素
3.非烃
4.与天然气共生的凝析油的地球化学指标(石蜡指数、庚烷值、苯和甲苯等)
(三)追踪二次运移方向和路线
1.追踪石油运移的方向和路线
2.追踪天然气运移的方向和路线
三、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研究油气的聚集
第四节 其他示踪技术
一、成岩矿物示踪
二、地球物理示踪技术
(一)测井技术
1.根据压实曲线分析和判断排烃深度(时期)和排烃方向
2.根据压实曲线计算地层压力
3.利用压实曲线推测地层剥蚀厚度
(二)地震技术
1.地层压力识别
2.流体活动识别
第八章 盆地流体模拟
第一节 流体流动模拟
一、基本原理
1.达西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
3.能量守恒定律
4.溶解物质质量守恒定律
二、基本模型和方法
1.盆地流体模拟基本模型
2.盆地流体模拟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温压场模拟
一、地层压力模拟
1.盆地模拟方法
2.包裹体法
二、盆地热史恢复
1.Ro反演法
2.磷灰石裂变径迹及(U-Th)/He分析法
第三节 生烃史模拟
一、化学动力法
二、热解模拟法
1.热解仪快速评价法
2.热压模拟法
第四节 流体势模拟
一、流体势相关概念
1.流体势
2.水头、油头和气头
二、测势面
三、地下流体的力场
1.静水环境中的力场和力场强度
2.动水环境中的力场和力场强度
四、UVZ法则与油气运聚
1.静水环境中的构造圈闭
2.动水环境中的构造圈闭
3.静水和动水环境中的地层圈闭
参考文献
附表1
显示更多

暂无评论
评论内容:
提交取消
开始评论
购买用户 商品名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 相关图书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作者:葛肖虹,马文璞,李凯明,王洪强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466

¥68.00

视角与思维

作者:张佳文,李颖,刘雯芳,吴金键,...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245

¥58.00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教程(第二...

作者:王青春,胡胜军,史继忠,贺萍,...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31

¥18.00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特征识别

作者:谢文伟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217

¥24.0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302094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29号
×

自然资源图书馆 企业服务试用申请

×

联系我们

平台承办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台负责单位: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维护电话:(010)21743566-8028

网站维护邮箱:zdsmcpyf@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8号院恒泰广场-A座

如果您发现网站有内容不能阅读或者其他错误,请通过上述网站维护邮箱或电话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对我部网站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