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础地质

动力地质学原理

作者: 吴德超,陶晓风,曹锐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分类:地质力学

关键词:动力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

开本:787×1092 1/16开页数:330

ISBN:9787116104648_31出版日期:2017-07

浏览量:

定价:39.50元优惠价:11.85元




温馨提示:电子书不支持退换货,购买后仅支持在线阅读!
  • 内容简介
  • 累计评论
  • 成交记录

本书于1978年由成都地质学院首次编写,作为试用教材由地质出版社出版。1983年修订后,作为本书第一版出版;1994年再次修订,作为本书第二版出版。本次修订,是为本书第三版。本书基本内容及使用对象定位与国内外流行的《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等教材大体相同,即,主要讲述地质作用的动力及能源(内能、外能)、动力性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过程和结果(产物或遗迹)、各种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及与地球演化的关系等。应该说,以《动力地质学原理》命名,更符合这类教材的核心与精髓。

本教材适用于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地理学等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也可作为社会公众学习、了解地球科学基本知识的参考读物。

目录
前言
绪论
0.1 地质学及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0.2 地质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0.2.1 地质学的特点
0.2.2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0.3 动力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1篇 地质作用的基本知识
第1章 地球
1.1 太阳系
1.1.1 太阳
1.1.2 行星与卫星
1.1.2.1月球
1.1.2.2 火星
1.1.2.3 类木行星
1.1.2.4 陨石
1.1.3 银河系及宇宙
1.1.4 太阳系形成假说
1.2 地球的物理性质
1.2.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2.2 地球的重力
1.2.3 地球的密度和压力
1.2.4 地球的温度
1.2.5 地球的磁性
1.2.6 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1.3.1 地球的内圈
1.3.1.1 地壳
1.3.1.2 地幔
1.3.1.3 岩石圈和软流圈
1.3.1.4 地核
1.3.2 地球的外圈
1.3.2.1 大气圈
1.3.2.2 水圈
1.3.2.3 生物圈
第2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地表形态
2.1 地壳的化学组成
2.1.1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克拉克值
2.1.2 元素在地壳中的迁移和富集
2.2 矿物
2.2.1 矿物的概念
2.2.2 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2.2.2.1 矿物的形态
2.2.2.2 矿物的颜色与条痕
2.2.2.3 矿物的光泽
2.2.2.4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2.2.2.5 矿物的硬度
2.2.2.6 其他性质
2.3 岩石
2.3.1 岩石的概念
2.3.2 岩浆岩
2.3.2.1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2.3.2.2 岩浆岩的结构
2.3.2.3 岩浆岩的构造
2.3.2.4 常见的岩浆岩
2.3.3 沉积岩
2.3.3.1 沉积岩的物质成分
2.3.3.2 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2.3.3.3 常见的沉积岩
2.3.4 变质岩
2.3.4.1 变质岩的概念及物质成分
2.3.4.2 变质岩的结构
2.3.4.3 变质岩的构造
2.3.4.4 变质岩的分类及常见的变质岩
2.4 地球表面的形态
2.4.1 概述
2.4.2 陆地地形
2.4.3 海底地形
2.4.3.1 大陆架、大陆坡
2.4.3.2 大陆基、海沟、岛弧
2.4.3.3 海底山脉
2.4.3.4 深海盆地
第3章 地质作用概述
3.1 地质作用概念
3.2 地质作用的能
3.2.1 内能
3.2.1.1 旋转能
3.2.1.2 重力能
3.2.1.3 热能
3.2.1.4 结晶能与化学能
3.2.2 外能
3.2.2.1 太阳辐射能
3.2.2.2 生物能
3.2.2.3 日月引力能
3.3 地质作用分类
3.3.1 内动力地质作用
3.3.2 外动力地质作用
3.3.3 人为地质作用
第4章 地质年代学
4.1 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
4.1.1 地层学方法
4.1.2 古生物学方法
4.1.3 构造地质学方法
4.2 绝对地质年代及其测定
4.2.1 放射性同位素法
4.2.2 裂变径迹法
4.2.3 电子自旋共振法
4.2.4 古地磁法
4.3 地质年代单位与地质年代表
4.3.1 地质年代单位
4.3.2 地质年代表
4.3.3 地质年代名称的来源
第2篇 内动力地质作用
第5章 构造运动
5.1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5.1.1 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5.1.1.1 水平运动
5.1.1.2 垂直(升降)运动
5.1.2 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5.2 构造运动的直接产物——地质构造
5.2.1 地质构造产状
5.2.2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直立构造、倒转构造
5.2.3 褶皱构造
5.2.3.1 褶皱的基本形态
5.2.3.2 褶皱要素
5.2.3.3 褶皱的主要类型
5.2.4 节理构造
5.2.5 断层
5.2.5.1 断层要素
5.2.5.2 断层的主要类型
5.3 构造运动的其他证据
5.3.1 地貌标志
5.3.2 地质证据
5.3.2.1 沉积厚度
5.3.2.2 岩相变化
5.3.2.3 地层接触关系
5.4 构造运动规律性
5.4.1 构造运动空间分布特征
5.4.1.1 地壳的活动带
5.4.1.2 地壳的稳定区
5.4.2 构造运动的历史演化规律
5.5 构造运动的原因
第6章 地震作用
6.1 地震的基本特征和概念
6.2 地震分类
6.2.1 成因分类
6.2.2 震源深度分类
6.2.3 地震震级分类
6.2.4 震中距分类
6.2.5 发生时代分类
6.3 构造地震的成因
6.3.1 断层说
6.3.2 相变说
6.4 地震地质作用
6.4.1 孕震阶段
6.4.2 临震阶段
6.4.3 发震阶段
6.4.4 余震阶段
6.5 地震灾害
6.6 地震活动规律
6.6.1 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6.6.1.1 世界地震分布
6.6.1.2 我国主要地震带
6.6.2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
6.7 地震预测、预报、预警和预防
6.7.1 地震预测与预报
6.7.2 地震预警与预防
6.7.3 地震控制和利用
第7章 岩浆作用
7.1 喷出作用
7.1.1 火山概述
7.1.2 火山喷出物
7.1.2.1 气体喷出物
7.1.2.2 固体喷出物
7.1.2.3 液体喷出物
7.2 侵入作用
7.2.1 浅成侵入作用
7.2.1.1 协调侵入体
7.2.1.2 不谐调侵入体
7.2.2 深成侵入作用
7.2.3 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及岩体年代的确定
7.3 岩浆活动的基本规律
7.3.1 岩浆活动空间分布规律
7.3.1.1 火山分布规律
7.3.1.2 岩浆形成类型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7.3.1.3 侵入岩空间分布规律
7.3.2 岩浆活动历史发展规律
7.3.2.1 火山活动的历史发展规律
7.3.2.2 侵入活动的历史发展规律
7.4 岩浆的起源与演化
7.4.1 同化混染作用
7.4.2 分异作用
第8章 变质作用
8.1 变质作用方式
8.1.1 重结晶作用
8.1.2 变质结晶作用
8.1.3 交代作用
8.1.4 变质分异作用
8.1.5 变形作用
8.2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原理
8.2.1 温度
8.2.2 压力
8.2.3 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
8.3 变质作用类型
8.3.1 区域变质作用
8.3.2 接触变质作用
8.3.3 动力变质作用
8.3.4 气-液变质作用
8.3.5 混合岩化作用
8.4 变质岩特征
8.5 变质作用的基本规律
8.5.1 变质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8.5.2 变质作用的历史发展规律
8.5.3 控制变质作用空间分布和强度的原因
第3篇 外动力地质作用
第9章 风化作用
9.1 风化作用类型
9.1.1 物理风化作用
9.1.1.1 物理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
9.1.1.2 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
9.1.2 化学风化作用
9.1.2.1 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
9.1.2.2 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
9.1.3 生物风化作用
9.1.3.1 生物风化作用的方式
9.1.3.2 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
9.2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9.2.1 气候因素
9.2.2 地形因素
9.2.3 地质因素
9.2.3.1 岩石类型和矿物成分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9.2.3.2 岩石的结构和地质构造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9.2.3.3 构造运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9.3 风化作用的综合产物——风化壳
9.3.1 风化壳的概念
9.3.2 风化壳的主要类型
第10章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10.1 地面流水的运动特征
10.2 暂时性流水地质作用
10.2.1 雨蚀作用
10.2.2 片流作用
10.2.3 洪流作用
10.3 河流地质作用
10.3.1 河流侵蚀作用
10.3.2 河流搬运作用
10.3.2.1 河流的搬运方式
10.3.2.2 河流的机械搬运力和机械搬运量
10.3.2.3 泥沙起动与流速的关系
10.3.3 河流沉积作用
10.3.3.1 河流沉积的原因
10.3.3.2 河床冲积物的特点
10.3.3.3 河流的沉积类型
10.4 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10.4.1 河流阶地
10.4.2 准平原、深切河曲和夷平面
第11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
11.1 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11.1.1 地下水的运动条件
11.1.2 地下水的来源
11.1.3 地下水的赋存类型及运动
11.2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11.2.1 地下水的剥蚀作用
11.2.1.1 地下水的机械潜蚀作用
11.2.1.2 地下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及产物
11.2.1.3 影响潜蚀作用的因素
11.2.2 地下水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11.2.2.1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11.2.2.2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第12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12.1 冰川的形成、类型和流动
12.1.1 冰川的形成与类型
12.1.1.1 冰川的形成
12.1.1.2 冰川的类型
12.1.2 冰川的流动
12.1.3 冰川的前进与后退
12.2 冰川的剥蚀作用
12.2.1 冰川剥蚀作用方式
12.2.2 冰川的剥蚀地貌
12.2.2.1 山岳冰川的剥蚀地貌
12.2.2.2 大陆冰川的剥蚀地貌
12.3 冰川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12.3.1 冰川的搬运作用
12.3.1.1 冰碛物来源和分布
12.3.1.2 冰川搬运力、搬运量和搬运方式
12.3.2 冰川的沉积作用
12.3.2.1 冰碛物的特点
12.3.2.2 冰川沉积地貌
12.4 地质历史时期的冰期
12.5 冰期发生的假说
12.5.1 强调外部因素的代表性假说
12.5.2 强调地球内部因素的假说
第13章 海洋环境及其地质作用
13.1 海洋环境特征
13.1.1 海水的化学性质
13.1.1.1 海水的化学成分
13.1.1.2 海水中的气体
13.1.1.3 海水的盐度
13.1.1.4 海水中的pH
13.1.2 海水的物理性质
13.1.2.1 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3.1.2.2 海水的温度
13.1.2.3 海水的密度
13.1.3 海洋的生物
13.1.4 海水的运动形式
13.1.4.1 海(波)浪
13.1.4.2 潮汐
13.1.4.3 洋流
13.1.4.4 浊流
13.1.5 海洋环境的分带
13.2 海洋的地质作用
13.2.1 海水的剥蚀作用
13.2.1.1 海浪的机械剥蚀作用
13.2.1.2 潮流的剥蚀作用
13.2.1.3 洋流的剥蚀作用
13.2.1.4 浊流的剥蚀作用
13.2.1.5 海水的溶蚀作用和生物剥蚀作用
13.2.2 海水的搬运作用
13.2.2.1 海浪的搬运作用
13.2.2.2 潮流的搬运作用
13.2.2.3 洋流的搬运作用
13.2.2.4 浊流的搬运作用
13.2.3 海洋的沉积作用
13.2.3.1 滨海带的沉积作用
13.2.3.2 浅海带的沉积作用
13.2.3.3 半深海和深海带的沉积作用
第14章 湖泊和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14.1 湖盆的成因和湖水状况
14.1.1 湖盆的成因
14.1.1.1 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盆
14.1.1.2 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盆
14.1.2 湖水状况
14.1.3 湖泊的动力
14.2 湖泊的地质作用
14.2.1 湖水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14.2.2 湖水的机械沉积作用
14.2.3 湖水的化学沉积作用
14.2.3.1 潮湿气候区湖水的化学沉积作用
14.2.3.2 干旱气候区的湖水化学沉积作用
14.2.4 湖泊的生物沉积作用
14.3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14.3.1 沼泽的概念及类型
14.3.2 沼泽的生物堆积作用
第15章 风的地质作用
15.1 风的剥蚀与搬运作用
15.1.1 风的剥蚀作用
15.1.2 风的搬运作用
15.1.2.1 风的搬运方式
15.1.2.2 风的搬运力与搬运量
15.1.2.3 风搬运过程中的磨圆作用及分选作用
15.1.3 风蚀地貌
15.2 风的沉积作用与风积地貌
15.2.1 风成沙的沉积
15.2.2 黄土的堆积
15.3 荒漠化
15.3.1 荒漠化的特征及类型
15.3.2 土地荒漠化过程
15.3.3 荒漠化的防治
第4篇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第16章 岩石圈的运动模式
16.1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和边界类型
16.1.1 板块的概念及其分布
16.1.2 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其相互运动特征
16.1.3 板块运动机制——驱动力问题
16.2 大洋岩石圈的运动——海底扩张
16.2.1 海底扩张的方式
16.2.2 海底扩张的证据
16.2.2.1 大洋沉积物的厚度和年龄分布
16.2.2.2 洋底玄武岩的条带状磁异常
16.2.2.3 转换断层的切向运动
16.3 大洋和大陆岩石圈的相对运动
16.3.1 俯冲和碰撞
16.3.2 地槽与造山带
16.4 大陆岩石圈的运动
16.4.1 大陆裂谷和新生地槽
16.4.2 大陆造山带和缝合带
16.4.3 大陆内部的转换断层及韧性剪切带
16.4.4 大陆岩石圈的消减与增生问题
16.5 全球大陆演化
16.5.1 联合古陆的形成
16.5.2 联合古陆的解体
第17章 动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对岩石圈的改造
17.1 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岩石圈的改造
17.1.1 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17.1.2 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岩石圈结构的变化
17.1.3 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地表地形的变化
17.2 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的改造
17.2.1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17.2.2 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变化
17.3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17.3.1 地壳上升与剥蚀作用
17.3.2 地壳下降与沉积作用
17.3.3 地壳长期稳定与准平原的形成
17.3.4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相互转化
第18章 地球的形成与演变
18.1 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与演变
18.1.1 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
18.1.2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18.2 大气圈、水圈的形成和演变
18.3 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18.3.1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18.3.2 生物大爆发与大灭绝
18.4 古气候的变化
第5篇 地球环境与人类
第19章 地球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9.1 地球资源
19.1.1 地球资源类型
19.1.2 中国主要矿产及分布
19.1.3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
19.2 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20章 重力地质作用
20.1 重力地质作用的特点
20.2 斜坡变形作用
20.2.1 潜移(蠕滑)
20.2.2 弯折倾倒
20.2.3 崩落
20.2.4 滑动作用
20.3 流动作用
20.3.1 流动作用概述
20.3.2 泥石流的发育条件
20.3.3 流动作用的剥蚀与搬运
20.3.4 泥石流的堆积物
20.4 地面沉降与塌陷
20.4.1 地面沉降和塌陷的表现及成因
20.4.2 地面沉降和塌陷的危害
20.5 重力作用的灾害及防治
第21章 人为地质作用与环境地质
21.1 人为地质作用
21.1.1 人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21.1.1.1 人为风化作用
21.1.1.2 人为侵蚀作用
21.1.1.3 人为搬运和堆积(排放)作用
21.1.2 人类诱发的内动力地质作用
21.1.2.1 水库诱发地震
21.1.2.2 抽注流体(液、气)诱发地震
21.1.2.3 采矿诱发地震
21.1.2.4 地下核爆炸触发地震
21.2 环境地质与可持续发展
21.2.1 环境的概念
21.2.2 自然环境四大问题
21.2.2.1 空气
21.2.2.2 水
21.2.2.3 土地破坏、沙漠化与森林消失
21.2.2.4 矿产资源枯竭
21.2.3 只有一个地球
21.2.3.1 控制人口增长
21.2.3.2 没有破坏的发展
21.2.3.3 资源节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显示更多

暂无评论
评论内容:
提交取消
开始评论
购买用户 商品名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 相关图书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作者:葛肖虹,马文璞,李凯明,王洪强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466

¥68.00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教程(第二...

作者:王青春,胡胜军,史继忠,贺萍,...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31

¥18.00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特征识别

作者:谢文伟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217

¥24.00

岩体力学(第二版)

作者:肖树芳,杨淑碧,佴磊,张敏,林...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204

¥22.8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302094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29号
×

自然资源图书馆 企业服务试用申请

×

联系我们

平台承办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台负责单位: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维护电话:(010)21743566-8028

网站维护邮箱:zdsmcpyf@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8号院恒泰广场-A座

如果您发现网站有内容不能阅读或者其他错误,请通过上述网站维护邮箱或电话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对我部网站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