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础地质

综合地质学(第二版)

作者: 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分类:基础地质分库

关键词: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

开本:787×1092 1/16开页数:239

ISBN:9787116105836_21出版日期:2017-09

浏览量:

定价:36.00元优惠价:10.8元




温馨提示:电子书不支持退换货,购买后仅支持在线阅读!
  • 内容简介
  • 累计评论
  • 成交记录

本教材将地质学涵盖的基础性学科——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地质学的认识性、实践性和方法性,是一本综合性和方法性课程教材。全书分3篇11章,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系统,共4章;地层历史系统,共2章;构造地质系统,共5章。 本书适用于地质类工科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亦可供野外地质人员参考使用。 综合地质学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全部讲课视频已上传“爱课程网”,网址:http://www.icourses.cn。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地球的物质组成系统
第一章 矿物和岩石
第一节 矿物
一、矿物的一般概念
二、矿物的化学成分
三、矿物的晶体结构
四、矿物中的元素替代(类质同象)及其意义
五、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一)矿物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形态
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二)矿物的光学性质
1.矿物的颜色
2.矿物的条痕
3.矿物的透明度
4.矿物的光泽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
2.硬度
3.密度和相对密度
4.矿物的脆性和延展性
5.矿物的弹性和挠性
六、矿物的分类
七、主要造岩矿物简介
1.硅酸盐矿物
2.碳酸盐矿物
3.氧化物矿物
八、常见造岩矿物及肉眼识别
1.石英
2.钾长石
3.斜长石
4.普通角闪石
5.普通辉石
6.橄榄石
7.黑云母
8.白云母
9.方解石
10.白云石
第二节 岩石
一、岩石的成因分类
二、岩石学的概念
三、岩石学发展现状
1.测算技术飞跃发展
2.模拟实验日趋完善
3.有关学科相互渗透
4.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四、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取样
2.室内测试模拟
思考题
第二章 沉积岩
第一节 沉积岩的形成作用
一、沉积物的形成
1.沉积物的来源
2.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沉积物的搬运、分异和沉积作用
1.碎屑颗粒物的搬运和分异作用
2.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
3.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
4.沉积分异作用
三、成岩作用
1.压实作用
2.压溶作用
3.胶结作用
4.重结晶作用
第二节 沉积岩中的原生构造
一、侵蚀型沉积构造
二、沉积型构造
1.层理构造
2.层面构造
3.生物沉积成因的构造
三、软沉积变形构造
1.负载构造(负荷作用)
2.球枕构造(负荷作用)
3.滑塌构造和包卷层理(构造)(重力滑塌和滑移作用)
4.砂岩墙和砂岩床(孔隙压力效应)
5.碟状构造和柱状构造(水体拢动作用)
第三节 沉积岩的分类
一、陆源碎屑岩
1.物质组成
(1)碎屑颗粒
(2)填隙物
(3)孔隙
2.结构和构造
3.砾岩
4.砂岩
(1)石英砂岩
(2)长石砂岩
(3)岩屑砂岩
5.黏土岩
(1)黏土
(2)泥岩和页岩
二、碳酸盐岩
(一)物质组成
1.矿物成分
2.化学成分
(二)结构和构造
1.结构
2.构造
(三)碳酸盐岩的分类和种属
1.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2.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3.白云岩的结构分类
4.白云岩的成因分类
思考题
第三章 岩浆岩
第一节 岩浆及岩浆作用
一、岩浆的性质
1.岩浆的密度
2.岩浆的黏度
3.岩浆的温度
4.岩浆的成分
二、岩浆作用
1.岩浆的分异、混合和同化作用
(1)分异作用
(2)同化混染作用
(3)混合作用
2.岩浆的侵入和喷出作用
第二节 岩浆岩的基本特征
一、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一)火山岩的产状及相
1.火山岩的产状
2.火山岩的相
(二)侵入岩的产状及相
1.侵入岩的产状
2.侵入岩的相
二、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1)岩浆岩的主要造岩元素
(2)岩浆岩中的微量元素
(3)岩浆岩中的稀土元素
(4)岩浆岩中的同位素
2.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1)硅铝矿物和铁镁矿物
(2)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3)矿物的成因类型
三、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2.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
3.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4.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二)岩浆岩的构造
1.侵入岩的构造
2.喷出岩的构造
第三节 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
一、超基性岩类
1.橄榄岩-苦橄岩类
(1)概述
(2)侵入岩
(3)喷出岩
2.金伯利岩类
3.霓霞岩-霞石岩类
4.碳酸岩类
二、基性岩类
1.辉长岩-玄武岩类
(1)概述
(2)侵入岩
(3)喷出岩
2.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
(1)概述
(2)侵入岩
(3)喷出岩
三、中性岩类
1.闪长岩-安山岩类
(1)概述
(2)侵入岩
(3)喷出岩
2.正长岩-粗面岩类
(1)概述
(2)侵入岩
(3)喷出岩
3.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1)概述
(2)侵入岩
(3)喷出岩
四、酸性岩类
(1)概述
(2)侵入岩
(3)喷出岩
五、脉岩类
1.细晶岩类
2.伟晶岩类
3.煌斑岩类
六、火山碎屑岩类
七、岩浆岩的命名原则
第四节 侵入岩的野外工作方法
一、侵入岩岩石的分类和命名
1.侵入岩岩石的野外正确命名
2.侵入岩结构、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1)岩石的结构
(2)岩石的构造
二、侵入岩体的野外研究方法
1.深成岩体规模研究
(1)深成岩体的规模
(2)深成岩体的产状和组合类型
2.深成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研究
3.深成岩体序次的划分和野外标志
(1)深成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标志
(2)深成岩体内部的接触关系及标志
4.侵入岩岩体构造的研究
(1)深成岩体的内部构造
(2)接触变质带围岩构造
思考题
第四章 变质岩
第一节 变质作用
一、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
1.温度(T)
2.压力(p)
3.流体成分(x)
4.时间(t)
二、变质作用的方式
1.重结晶作用
2.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
3.交代作用
4.变质分异作用
5.变形作用
三、变质作用的类型
1.动力变质作用
2.区域变质作用
(1)造山变质作用
(2)洋底变质作用
(3)埋藏变质作用
3.混合岩化作用
4.接触变质作用
5.气-液变质作用
6.冲击变质作用
第二节 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一、变质岩的物质成分
1.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2.变质岩化学类型的划分
3.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1)变质岩矿物成分的影响因素
(2)五大化学类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特点
二、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一)概述
(二)变质结构
1.变余结构
2.变晶结构
3.变形结构
(三)变质构造
1.变余构造
2.变质构造
第三节 变质岩的类型
一、动力变质岩类
1.概述
2.动力变质岩类型
(1)碎裂岩系列
(2)糜棱岩系列
二、区域变质岩
1.概述
2.区域变质岩的类型
三、混合岩类
1.概述
2.混合岩的主要类型
四、接触变质岩石类
1.概述
2.常见接触变质岩类型
(1)泥质岩石的热变质
(2)碳酸盐岩的热变质
(3)碎屑岩的热变质
(4)岩浆岩的热变质
五、气-液变质岩类
1.概述
2.常见气-液变质岩
思考题
第一篇附录 岩石观察和描述实例
一、岩石观察和描述内容
1.颜色
2.构造
3.结构
4.矿物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5.其他特征
6.命名
二、岩石描述实例
1.岩浆岩描述实例
(1)黑云母花岗岩(北京阳坊)
(2)伊丁石玄武岩(南京方山)
(3)凝灰岩(河北宣化)
2.沉积岩描述实例
(1)海绿石石英砂岩(河北唐山)
(2)鲕粒亮晶灰岩(山东张夏)
(3)蒙脱石黏土(河北宣化)
3.变质岩描述实例
(1)红柱石角岩(北京周口店)
(2)石榴子石云母片岩(山西繁峙)
(3)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河北平山)
第二篇 地层历史系统
第五章 地层系统
第一节 地层及其接触关系
一、地层与地层叠覆律
二、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一)地层接触关系类型
1.整合接触
2.不整合接触
3.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二)海侵超覆与海退退覆
(三)沉积旋回
第二节 地层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划分
1.地层划分的概念
2.地层划分的方法
二、地层对比
1.地层对比的概念
2.地层对比的方法
(1)野外直接追索对比
(2)岩石相似性对比
(3)标志层对比
(4)古生物标志对比
(5)地质事件对比
(6)同位素年龄对比
思考题
第六章 地层单位及地质年代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位
第二节 生物地层单位
一、生物地层单位的类型
1.组合带
2.延限带
3.顶峰带
4.种系带
二、生物演化和地质年代
第三节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系统
一、宇、界、系、统
二、阶
三、亚阶
四、时带
五、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思考题
第三篇 构造地质系统
第七章 地质体基本产状
第一节 面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一、面状构造组成要素
1.走向
2.倾向
3.倾角
二、面状构造产状的测量和表示
第二节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1.倾伏向(指向)(trend)和倾伏角(plunge angle)
2.侧伏向(pitch)和侧伏角(angle of pitch)
第三节 水平岩层
第四节 倾斜岩层
一、“V”字形法则
二、岩层的露头宽度
三、三点法的原理及应用
第五节 不同地层接触关系的出露形态
一、整合接触
二、不整合接触
1.平行不整合
2.角度不整合
思考题
第八章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节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
一、投影原理
1.平面的投影方法
2.直线的投影方法
3.吴氏网
(1)基圆
(2)直径
(3)经线大圆
(4)纬线小圆
4.吴氏网的操作
(1)平面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3)法线的投影
二、极射赤平投影的应用
1.已知真倾角求视倾角
2.求两平面交线的产状
3.求两相交直线所决定的平面产状
4.求平面上直线的投影
三、小结
四、练习题
第二节 β图解和π图解
一、β图解
二、π图解
三、练习题
思考题
第九章 劈理、线理
第一节 劈理及其类型
一、劈理及其组成要素
二、劈理类型
1.传统分类
2.结构形态分类
三、劈理与大构造的关系及劈理现象
1.轴面劈理
2.层间劈理
3.断层劈理
4.劈理弯曲与折射现象
第二节 线理
一、变形岩石中小型线理
1.拉伸线理
2.矿物生长线理
3.皱纹线理
4.交面线理
二、变形岩石中的大型线理
1.石香肠构造
2.窗棂构造
3.杆状构造
第三节 劈理和线理研究的地质意义
一、劈理研究的地质意义
1.劈理与褶皱的关系
2.劈理与断层的关系
3.劈理叠加现象
二、线理的研究意义
1.线理与褶皱的关系
2.线理与断层的关系
思考题
第十章 褶皱
第一节 褶皱和褶皱要素
一、褶皱的几何要素
1.核部
2.翼部
3.转折端
4.褶轴
5.枢纽
6.轴面
7.轴迹
8.脊、脊线、脊面和槽、槽线、槽面
二、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测定
三、褶皱的波长和波幅
第二节 褶皱的几何形态及褶皱的描述
一、褶皱的几何形态
二、褶皱形态的描述
1.横剖面上褶皱形态的描述
2.平面上褶皱出露形态的描述
三、褶皱的几何分类
1.褶皱的位态分类
2.褶皱的理想几何形态分类
3.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
第三节 叠加褶皱
一、轴向不一致的直立褶皱叠加
二、平卧褶皱与直立褶皱叠加
三、共轴叠加褶皱
第四节 褶皱的组合型式
一、雁行褶皱(日耳曼式)
二、隔档式、隔槽式褶皱(侏罗山式)
三、复背斜和复向斜(阿尔卑斯式)
第五节 褶皱的形成机制
一、同沉积褶皱
二、底辟构造和盐丘
三、褶皱动力成因机制分类
1.纵弯褶皱作用
(1)弯滑作用
(2)弯流作用
2.横弯褶皱作用
3.剪切褶皱作用
4.柔流褶皱作用
四、褶皱形成中的压扁作用
五、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
1.层理在褶皱形成中的作用
2.岩层的厚度和力学性质对褶皱形成的影响
3.岩层埋藏深度及应变速率对褶皱形成的影响
4.基底构造对盖层褶皱的影响
六、褶皱构造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褶皱几何学研究
2.褶皱纵深变化研究
3.褶皱运动学研究
4.褶皱形成时代研究
思考题
第十一章 断裂构造
第一节 节理
一、节理的分类
1.按节理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1)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2)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分类
2.按节理的力学性质的分类
(1)剪节理
(2)张节理
二、节理的形成机制
1.剪节理
2.张节理
三、节理组和节理系
四、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1.节理分期
2.节理配套
五、节理野外研究方法
1.观测点的选定
2.观测内容
3.节理的测量和记录
第二节 断层
一、断层的几何要素
1.断层面和断层带
2.断层线
3.断盘
二、位移
1.滑距
2.断距
三、断层分类
1.按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1)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2)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
2.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正断层
(2)逆断层
(3)平移断层
四、断层效应
1.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
2.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
3.平移正(逆)断层或正(逆)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
4.走向断层引起的效应
5.横断层错断褶皱引起的效应
五、断层形成机制
六、断层的野外识别
1.地貌标志
(1)断层崖
(2)断层三角面
(3)错断的山脊
(4)山岭和平原的突变
(5)串珠状湖泊洼地
(6)泉水的带状分布
(7)水系特点
2.构造标志
3.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4.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
5.岩相和厚度的急变
七、断层的其他识别方法
(一)地球物理方法
1.地震法
2.重力法
3.磁法
4.电法
(二)遥感方法
1.常用遥感方法
2.断裂线性体的影像标志
八、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
1.两盘中地层的新老关系
2.牵引构造
3.擦痕和阶步
4.羽状节理
5.断层两侧伴生小构造
6.断层角砾岩
九、构造断裂年代确定方法
十、区域断裂构造简介
(一)逆冲推覆构造
1.逆冲推覆构造的一般特征
2.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结构
3.逆冲推覆构造的构造样式
(二)伸展构造
1.地堑和地垒
2.阶梯状断层
3.箕状构造
4.盆岭构造
5.大型断陷盆地
6.裂谷
7.剥离断层
8.变质核杂岩
(三)走向滑动断层
1.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特征
2.走向滑动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构造
(四)韧性剪切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显示更多

暂无评论
评论内容:
提交取消
开始评论
购买用户 商品名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 相关图书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

作者:葛肖虹,马文璞,李凯明,王洪强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466

¥68.00

视角与思维

作者:张佳文,李颖,刘雯芳,吴金键,...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245

¥58.00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教程(第二...

作者:王青春,胡胜军,史继忠,贺萍,...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131

¥18.00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特征识别

作者:谢文伟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16开  页数:217

¥24.0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302094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29号
×

自然资源图书馆 企业服务试用申请

×

联系我们

平台承办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

平台负责单位: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维护电话:(010)21743566-8028

网站维护邮箱:zdsmcpyf@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8号院恒泰广场-A座

如果您发现网站有内容不能阅读或者其他错误,请通过上述网站维护邮箱或电话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对我部网站的支持和关注!